導讀:骨質疏松癥是一個世界范圍的、日趨嚴重的健康問題,然而治療率極低。這是因為社會各界對骨質疏松癥的認識不足、重視不夠、治療不規范,嚴重影響了許多老年人的生活質量。目前大家對骨質疏松用藥普遍存在這四大誤區。
關于
骨質疏松用藥的四大誤區:
1、骨質疏松是自然的生理老化現象,誰老了都會發生,不需要治療。
骨質疏松癥是老年人常見病,男、女均可發生,對生活質量影響大,但是整個社會對它的重視卻遠遠不夠,不僅包括患者本人、患者家屬,還有廣大醫務工作者。大家都知道,骨質疏松癥雖難以治愈,但完全可以通過一些預防措施和堅持服藥,來控制病情的發展,并且有效預防并發癥。但事實上,病人獲得治療的比例極低。
2、治療骨質疏松就是補鈣。
鈣制劑和維生素D,是維持骨骼正常新陳代謝的主要元素,應該使用,因此,可稱為基礎用藥。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,往往導致鈣的攝入不夠,需要補充。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,如果你飲食結構很好,不挑食,每天喝牛奶,能保障鈣質攝入充足,又能經常做運動、曬太陽,不缺維生素D,作為預防,就可以不補充了。反之,應該盡早補充。但是對于骨質疏松癥的患者,單獨服用鈣劑和維生素D是遠遠不夠的,還需要使用抗骨質疏松的藥物進行治療,包括前面提到的抗骨吸收藥物和促進骨形成的藥物。
3、骨質疏松用了一段時間藥,效果不太明顯,就不用了。
骨質疏松是終身性疾病,骨骼生長需要一定的周期,病不是一天得的,治療也是長期的。一般來講,治療髖部的骨質疏松,使用抗骨質疏松藥物應大于18個月,治療錐體的骨質疏松,應大于12個月。骨質疏松患者一定要堅持服藥,以免得不償失。
4、
骨折治好了就行了,不需要再作檢查了;或者,反正骨折已經出現了,再進行治療也于事無補了。
事實上,大多數發生骨折的老人,都是因為骨質疏松引起的,有些人因為骨質疏松引起骨折,卻只單純治療骨折,根本就不去檢查、治療原發病——骨質疏松。孟迅吾教授說,根據上海的統計,骨質疏松髖部骨折的病人,只有15.8%的男性和10.7%的女性接受骨質疏松藥物治療(包括單純補鈣),顯然,這將導致以后連續發生一系列骨折。而由于
腫瘤引起的骨折,骨折和腫瘤往往都會得到治療。
以上就是骨質疏松用藥存在的四大誤區,在此
百濟藥師呼吁大家要重新認識骨質疏松的治療,作為一種良性疾病的患者,面對生活質量下降,甚至可能引起致死性并發癥的威脅,卻得不到積極的防治,這種狀況急需改變。